奉獻是一種美德,亦是一種境界。新冠肺炎疫情發(fā)生后,郁南返鄉(xiāng)大學生志愿者們主動投身防疫一線,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他們始終堅持著愛心奉社會、真情暖人心的使命,配合黨政部門落實好防疫措施,哪怕再苦再累,也要守好家鄉(xiāng)這一方凈土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戰(zhàn)疫手記吧!
梁家欣:
疫情來臨的時候,看到其他工作人員那么辛苦,內心也想要為戰(zhàn)“疫”出一份力量,雖然家人開始時并不支持,但是經(jīng)過自己的解釋,也得到了他們的理解。
我在這期間參與了志愿推文的編寫工作,后來又投身到了志愿服務中,負責登記每位從外地返回本線的社區(qū)居民信息的文書工作,這過程中也遇到群眾不配合的情況,但我們也會耐心講解,后來也得到了他們的理解。
在我們工作期間,有時候下午天氣會比較熱,工作人員會不定時提醒我們去喝水,還讓我在與群眾接觸時,要記得佩戴手套,測溫時注意與他人的距離,也許只是一次小小的叮囑,但是卻讓我的內心溫暖起來。
在這次防控的志愿活動中,我更能體會到”疫情無情,人有情”這句話,無論做什么,最重要的是能夠遵循自己的行徑,感受到幸福,能夠對社會有所貢獻,即使我們能力微弱,但也可以發(fā)出一絲微光,照亮黑暗。
陳震華:
我一直關注著疫情的信息,一線醫(yī)護人員和工作人員的無私奉獻,對我的觸動特別大,總想著自己能出一份力,到了2月7日,我們當?shù)氐囊咔榉揽毓ぷ鬟M入關鍵時期,社區(qū)緊缺人手,我們便號召返鄉(xiāng)大學生志愿者組成青年突擊隊,去往疫情防控的一線。
我們每天深入社區(qū)進行排查與宣傳,提高居民的防護意識,然后在社區(qū)分發(fā)消毒水和把每天排查情況及時錄入電腦進行提交。
記得那時候我們的防護物資很緊張,兩天才能換一個口罩,有一次到社區(qū)的一個外賣點排查的時候,一位外賣小哥拿了自己的十多個口罩給我們,雖然口罩不多,但是在那個情況下是很珍貴的。
在這次疫情中,我感悟到在未知的危險面前,生命是如此的脆弱,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自己的每一天,身邊的每一個人,而且我相信有我們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和工作人員,新型冠狀病毒會在中國乃至全世界消失。
莫鈞皓:
20年成長為人,盡管身處偏遠的山區(qū)小城鎮(zhèn),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自己與國家的聯(lián)系,原來是這么接近,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,我成為了疫情防控的志愿者。
在這次志愿工作中,我除了負責日常資料的錄入登記,還來到了高速公路上開展檢查工作,其實這些工作看似反復單調,但也能感受到全國人民上下同心、團結凝聚的力量。
最讓我感動的是群眾對我們工作的配合,出高速公路的車輛的車主都能平心靜氣地接受檢查與登記,遣返的車輛也能聽從工作人員的勸說返程,整個過程井然有序。
在這次抗疫志愿中,我終于體會到了,何為“有大家才有小家”,也真切體會到了國家事業(yè)的重要性,開始慢慢理解曾經(jīng)無法讀懂的歷史上那些烈士的事跡,領會他們當時的心情。